找到相关内容11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寂寞陈寅恪

    曾文正公(国藩)的孙女,其伯父俞明震、舅父广钧与陈氏父子祖孙皆是好友。俞大维与陈寅恪可谓两代姻亲,三代世交,七年同学。俞大维当时是自费留学生,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后,因成绩优秀获得了...的汉文文书》等。其佛学造诣颇深,著有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法译》、与莱维合译《悟空入竺记》、《比尔英译宋云使西域记之法译》、《法译五百譬喻选集之法译》、与莱维合编《护法十六罗汉》等。1917年到中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662699.html
  • 说末法,即非末法

    郭嵩焘所引用的国藩说的那样:“佛教说轮回,即是不堕轮回”。说“六道轮回”,主要是强调其劝善的积极作用,其主旨不在于轮回是否科学,而在于劝人行善,不堕入轮回。好比人们常说的:“你还不会走路,就想飞了”...201页。)毛泽东主席当年也和赵朴初先生开玩笑说:“佛经里一些语言很奇怪。佛说第一波罗蜜,即非波罗密,是名第一波罗蜜。佛说赵朴初,即非赵朴初,是名赵朴初。看来你们佛教还真有些辩证法味道。”还说:“先嘛...

    王小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2963127.html
  • 中印佛教交通史

    几乎吞没了半壁河山,到处烧毁寺庙,破坏中国文化。一八七四年,以国藩为首,为维护中国历史文化,对西方宗教宣战,卒将破坏中国历史文化的太平天国粉碎。在表面上,这是国的内战,但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0365257.html
  • 试论中国近代唯识学思潮的源流

    的关系。  迨至近代,国家积弱,欲习西方道术以自强。先有国藩、李鸿章、张之洞等的“洋务运动”,后有康有为、梁启超等的“维新变法”,一直到五四新文化启蒙,西学东渐,如火如荼,愈演愈烈。此种局面打破了...谓通宗。”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的祩宏亦指出:“今人心未妙悟,而资性聪利,辞辩捷给者,窥看语录中问答机缘,便能模仿……以炫耳目。”[4]——此类记述,多见于当时的佛教著作中,黄宗羲更全面概述了此一阶段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567851.html
  • 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——再论挺直民族脊梁

    鸦片战争后,西方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,造成了中国社会半封建、半殖民地的状态。为了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,林则徐、魏源率先提出了“师夷长技”的文化主张。洋务派国藩、李鸿章、张之洞、倡导“中体西用”,“以...仕唐朝。从高宗起到玄宗时代――即公元643年至742年一百年间,拜占庭7次派使者到长安,中国与欧洲官方频繁往来由此开始。在唐代,阿拉伯帝国向长安派遣的使者,竟有37次之多。据统计,此时来中国经商的...

    王春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13884375.html
  • 冯学成:《中庸》说要第五讲

    保子子孙孙的太平。”最近经常向大家推荐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所撰写的《保富法》,估计有些朋友可能也找出来看了看,在这本书里面,由于聂云台先生的身份的特殊性,他亲眼目睹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显赫世家的兴衰...不能逾矩,各就其位,各司其职。   “期之丧,达乎大夫;三年之丧,达乎天子”,为旁亲服一周年的守丧期,这种制度实行到大夫;为父母服三年的守丧期,这种制度一直推行到天子。国藩那么能打仗,但是当其母亲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392107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口述记

    国藩家书》是一本很著名的书,不妨看看。不过一般来说,我们可能看不下去,因为没什么趣味,假如说你能硬着头皮看下去,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“惭”,他可是“狠斗私字一闪念”,值得我们学习。这惭就是:凭良心对...上也有姓名是什么,用过什么名字。佛不是一个,而是一类,是“自觉、觉他,觉行圆满”的一类众生,“世尊”与“佛”一模一样。   “我”字,一般来说,有以下几义:   ①主宰,即可以自由支配。比如我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法相|唯识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82994600.html
  • 长江两岸的三峡石刻

    绝少,人不重视。清咸丰七年(1857),万县知县冯卓怀将《西山题记》碑拓本送国藩,被誉为“海内存世,黄书第一”。于是该碑名扬,摹拓者甚众。在三峡碑刻的书法名家中,成就最高、贡献最大的当数黄庭坚。 ...名家,明、清两代的文人墨客都相继来寻胜游洞,赋诗题字镌刻于洞壁上。   巴东县境内的摩崖石刻主要是清 朝留下的。如“楚蜀鸿沟”、“楚峡云开”、“化险为夷”、“我示行周”、“要区天成”、“铁岭衍秀”等...

    杨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224396700.html